.jpg)
香港人越住越細,不想間屋感覺似監倉,就要學學如何為窩居營造空間感。想令視覺寬敞,保持空間開揚、光猛、乾淨利落是不二法則,只要遵從以下設計原則從用色、家俬布局、收納規劃等方向著手,令空間變大不是難事。
1. 白/淺色為主
白色令室內光猛,有放大空間之效,深色則令空間變暗變細,這道理不難明白。除此之外,鮮艷顏色,特別是飽和度高的暖色系,例如鮮紅、鮮黃等,雖然看起來活潑喜慶,感覺明亮,但在細小房間的牆上,卻會產生壓迫感。
不過,這也不代表蝸居就要全屋白色,有時少量其他顏色,反而能造出深淺交錯的層次感,突顯空間深度。例如可將玄關附近、電視牆等重點牆身,設計成主題牆,小面積地用上深色一點的油漆或牆紙,或者擺放深色家具。想為窩居注入溫暖,則可用木家俬。
2. 善用透光間隔
近年不少人鍾情開放式設計,尤其是在細單位。拆牆當然能增加空間感,但一間無間隔的屋,卻會有噪音、油煙、欠私隱等潛在問題。透光間隔如玻璃、屏風是一個節衷方法。
透光間隔視覺上將空間串連,不像牆壁會完全隔斷珍貴的天然採光,在窗戶不多的香港居室,可令室內更光猛。其中玻璃間隔的款式多、施工靈活,可因應需要用隔音、強化玻璃。
現在不少新樓盤已直接採用開放式廚房,不想被油煙影響,可加裝玻璃間隔,從客廳看到在準備食物的家人。
(左: 郭師傅, 堅尼地城慧華閣;右上: 蔡師傅, 鴨脷洲海怡半島;右下: 張師傅, 馬鞍山錦龍苑)
3. 傢俬布局
除了用小巧和能摺疊的家俬,適當的傢俬布局亦能增加空間感。大屋常將梳化、飯枱、床等放在空間正中,細屋家俬一般要靠邊站,甚至放在角落。不過,特定家具可主導空間規劃,兼具多功能,這時就可以破例。例如開放式廚房的工作枱面,可分隔廚房和客廳,同時用作餐桌;或者以櫃作間隔。
另外,某些訂造家具的尺寸,會影響視覺效果。如矮身電視櫃,很多時會訂造客廳一邊牆身的長度,因有助製造空間延伸的感覺。
4. 暗門
近年流行在客廳造暗門,將走廊或睡房隱藏起來,這樣有助空間連貫性,令客飯廳看起來乾淨俐落,從而增加空間感。入牆櫃造趟門,亦有類似效果。
5. 收納規劃
雜物四處的家居令人感覺壓逼,所以及早從裝修入手,規劃收納空間很重要。向上和向下發展是兩個大方向。向下就是造地台,向上有入牆櫃、假天花和閣仔。
不同收納方法都有局限,例如造地台和閣樓都需要一定樓底高度,假天花不宜設在有人長期停的位置,不然易有壓逼感。
相關文章